html模版Uber難以實現的“中國夢”
2016年,Uber以敗走中國而收場。昔日網約車燒錢大戰的場景已不復存在,資本過境之後留下的不僅僅是一地雞毛,還有對共享經濟的反思。

2016年,Uber以敗走中國而收場。昔日網約車燒錢大戰的場景已不復存在,資本過境之後留下的不僅僅是一地雞毛,還有對共享經濟的反思。

Uber的本質是一傢科技公司。按照公司規定的流程,成為註冊司機其實非常簡單,隻要下載軟件,填寫一些資料即可。

事實上,這完全是一種互聯網的思維方式,而它的底氣就是所有人都能像《三字經》中說的那樣:人之初,性本善。這是一個理想化的環境,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會實現,但遺憾的是,目前依然沒有哪個國傢和地區可以達到這樣的標準。Uber對註冊司機的信賴使乘客在搭乘Uber時存在隱患。而一系列惡性事件的發生也證明瞭,這並不是平白無故的杞人憂天。

一名上海女乘客在深夜搭乘Uber後,遭遇瞭Uber司機的性騷擾,而她在向Uber平臺投訴後得到的回復僅僅是“將該車主的賬號永久封禁”。

此外,刷單猖獗給Uber提出瞭一道監管難題。“幽靈車”、“紮針”、虛擬軟件等刷單形式層出不窮。有分析人士認為,Uber在中國曾每天有30餘萬單,但其中可能至少有4成是刷單的結果,如此推算, Uber每天在中國因刷單造成的損失就要超過千萬元。

Uber的審核門檻較低,即使註冊司機通過瞭Uber規定的註冊流程,也很難對其個人品行、駕駛技術、違規記錄等有全面瞭解。同時,Uber也缺乏強有力的懲戒措施來警戒旗下的註冊司機。

廣州的一名Uber司機在使用Uber提供服務期間,涉嫌對搭乘該車的女乘客實施強奸行為,在後續調查時發現,犯罪嫌疑人是一名盜竊前科人員。

2016年3月,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通報,經初步排查,該市網約車駕駛員群體中,有吸毒前科人員1425名、肇事肇禍精神病人1名、重大刑事犯罪前科人員1661名。消息一出,一些乘客開始擔心出行安全如何保證。

雖然Uber的乘客安全問題備受質疑,但中國政府對其調查的原因並不僅限於此,而是Uber所從事的相關業務,與中國法律法規形成瞭沖突。

在中國從事出租營運業務,台中註冊商標費用必須擁有運營資質,但是在Uber註冊的私傢車顯然不符合該項規定。由於Uber在中國為非法營運,因此公司多次被相關部門約談,而Uber註冊司機的非法營運行為也遭到瞭各地執法部門的嚴厲打擊。

在網約車興起以及出租車難以滿足人們出行需求等形勢下,政府也在積極推進網約車的合法化。

2016年7月28日,《關於深化改革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》《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管理暫行辦法》出臺,隨後各地相繼公佈瞭相關細則。此舉最終為網約車正瞭名,但令人意外的是,Uber在新政剛剛落地就向滴滴做出瞭妥協。

2016年8月1日,滴滴宣佈與Uber達成戰略協議,滴滴將收購Uber中國的品牌、業務、如何申請註冊商標台中數據等全部資產在中國大陸運營。

事實上,政策的掣肘並不是Uber敗走中國的致命原因,常常遊走在法律邊緣的Uber,在多個國傢都遭遇過強力打擊。Uber因偷稅漏稅、不正當競爭等問題,被西班牙、荷蘭、意大利等國傢以及一些國傢中的部分地區下令禁止運營,同時也曾在德國、法國等多國各傢陷入司法訴訟。

針對一些國傢和地區政府的封堵,Uber的態度依然強勢,用其創始人特維斯·卡蘭尼克的話說就是“將油門踩到底”。例如,在韓國被禁之後,Uber公開嘲笑“首爾市政府還生活在過去”;在荷蘭,當法院判決禁止Uber的拼車共乘服務後,Uber回應稱“將繼續提供服務”……

Uber被迫叫停的例子多不勝數,但像此番示弱、主動退出某一國傢的情況確屬罕見。究其原因,更多的是因為在中國市場上冒出瞭一個強有力的對手——滴滴。說它強,主要是其背後雄厚的資本支持。

Uber進入中國伊始就是依靠低價來吸引用戶,無論是對乘客端還是司機端都傾註瞭大量補貼,燒錢成瞭網約車市場上競爭的關鍵。

在Uber和滴滴都在大舉擴張的時候,滴滴曾經一天就要燒掉1億多元人民幣,Uber的壓力可見一斑。在一封當時發送給投資者的郵件中,卡蘭尼克表示,為瞭吸引中國用戶,Uber必須擴展至新的城市,並對用戶進行補貼,這將需要大量的資金。

而“壓死”優步的最後一根“稻草”正是其在中國市場上缺乏穩定的盈利模式。

2016年初,卡蘭尼克曾透露,Uber在中國年虧損超過10億美元,這顯然給公司造成瞭很大的負擔。“我也不想看到這種局面。比起融資,我更喜歡構建業務。但如果我不展開融資,我會遭到其他通過燒錢提升市場份額的對手的擠壓。”對資本的渴望迫使著Uber急需實現盈利,“在中國發生的一切都是跟競爭有關系的,所以我很自然地要建立一種可盈利的模式。如果沒有這樣的創新,企業傢就不能掙錢。”

但遺憾的是,這種模式最終也沒有找到。由於長期虧損,資本對壘難以為繼,Uber在中國市場上敗北而歸。不過,退出中國的Uber依然沒能止損,數據顯示,2016年前 9 個月Uber營收達 37.6 億美元,而虧損已超過 22 億美元;預計全年營收將超過 55 億美元,虧損幅度預計擴大到 30 億美元,實際虧損金額可能會超過這個數字,而且還不包括利息、稅、股票薪酬。

無獨有偶,在共享經濟的版圖裡,共享單車也正在遭遇著Uber曾經的尷尬。

共享單車給城市居民帶來瞭巨大的便利,據統計,中國會選擇台中商標註冊“最後一公裡”騎行的人口大約有0.85億,一片藍海吸引著諸多資本的註意,蓄勢已久後,終於在2016年下半年集中爆發。

有數據顯示,目前至少有30傢共享單車品牌加入激戰,已披露融資消息的有11傢,僅2016年下半年融資額就超過瞭30億元人民幣,入局資本多達30傢;其中,ofo和摩拜單車的融資規模最大,兩者皆已突破上億美元。

但巨額融資難以被轉化為利潤,就像Uber屢禁不止的刷單一樣,共享單車如今被如何止損的難題所困擾。

目前,共享單車的收費基本每小時不超過1元,而共享單車損毀和丟失時有發生,公司維修車輛的成本較高,這給企業達到盈利造成瞭不小的難題。摩拜單車和ofo都曾透露,目前尚未盈利,但“我們相信好的產品、好的模式,在未來會有盈利模式出來的,我們也在探索中”。

Uber的“中國夢”碎瞭,共享單車未來的道路也尤為坎坷,共享經濟在中國如何走下去,首要解決的問題依然是尋找一種盈利模式,畢竟對於一傢企業來說,無論發展得有多快、前景有多光明,是否具有盈利的能力才是關鍵。

文/郝一萍

(責任編輯:張功成 HN092)


和訊網今天刊登瞭《Uber難以實現的“中國夢”》一文,關於此事的更多報道,請在和訊財經客戶端上閱讀。

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
arrow
arrow

    bkn352f4r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